媒体﹕中国哲学遇上西方技术 学者许煜的科技宇宙观(五)

13 11 月, 2018

本系列是源于开放文化站一个科技哲学读书组,包含科技业者与文化人。在网络年代,知识的「生产——传播——实践——反馈——再生产」几乎是同时进行。许煜的书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in China——An Essay in Cosmotechnics广度甚大,横跨中西哲学两千多年历史中的种种讨论,而本系列也是这生态链的一个动态存在,短短5篇文章抛砖引玉,绝非总结。

 

在此我想先邀请读者加入共笔,想像你面对一个对中国哲学有兴趣的外国人,你会如何向他解释一些概念呢?请在手机下载「Trello」程式然后扫描附图(见文后),或者浏览网址:https://bit.ly/2RIsPAp。

 

许煜试图提出一种中国科学观的哲学理解。他笔下的中国科技哲学的特征在于器道合一的概念。这题目之难,在于中国经典着墨少而西方汉学家断定中国没有科学,因此许煜必须援引在理论上有创造性的牟宗三重新打开讨论的空间。

笔者有朋友曾评价牟宗三是在哲学层面的「超英赶美」,意谓牟宗三过于创造性,尝试以康德式理性贯通中国哲学。而此能否代表中国哲学,学术上也没有定案。中国学术有「托古」传统,要创造新理论往往透过「六经注我」的方法。例如,牟宗三将「心」上升至「心体」,将「性」上升至「性体」——这近乎在儒学中置入西方基督教上帝的概念。如果你问张载或周敦颐,他们并不关心本体论的概念,反而是阴阳之气为多。而古代中国人都多以天为一玄虚之存在,更似民俗宗教。所以如果透过牟宗三去了解「中国哲学」,未免失之片面。

 

在前文已提过,西方科学是建基于对自然的利用,而这种利用是根植于科学。人类社会有多种自然观,但科学观则不然。那如果说,中国的自然观是根植于「道」,那由此建立起的科学观,也会有所不同吗?

 

对许煜的回应

 

许煜的研究课题非常新颖,糅合中西哲学、文化及科技,在学术上算是一种破格创新的治学方法。然而,要兼顾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化的知识程度,同时要介绍许煜自己对宇宙科技观(cosmotechnics)的见解与论述,在中国哲学的脉络及概念诠释的篇幅和深度上,难免有所取舍。读书组成员对本书提出了一些意见,选取以下几点供读者参考:

 

一、许煜反对把中西方哲学直接比较,可是却透过对希腊哲学,特别是斯多葛学派(Stoicism)的分析及与道家的比较,解释为何不可以肤浅地理解中国哲学。虽然篇幅所限,难免要选择例子,可是此一方法值得商榷,因为斯多葛学派与道家的脉络很不同,而且比较会着重片面理解而忽视全局。

 

而在论及宋应星《天工开物》时,许煜也直接以英文「Encyclopedia」(百科全书)论之。但西方启蒙运动兴起的「百科全书学派」有独特的历史背景,直接以此命名或会惹来不合适的联想。

 

二、许煜在书中不少地方把道家与道教混淆。虽说道教很大程度上依赖道家学说,但不能说道教就完全承接了道家的哲学,道教也有很多独特的仪式是道家从未论及的。当然是可能由于本书以英语写就,「Daoism」一词可指两者,以致难以分辨。

 

三、除牟宗三外,许煜往往引用比较非主流的中国哲学家和新儒家学者,及提出与传统观点不一样的视觉。例如以韩愈、柳宗元为代表反对骈文的古文运动中「文以明道」来解释「器」、「道」之间的关系,或集中讨论张载、周敦颐及宋应星等的理论,而略过较为人熟知的宋明理学代表如二程、朱熹、王阳明等。而在选择引用的中国哲学家时,许煜多引用有英文著作的哲学家,如冯友兰。

 

许煜已十分尽力引介各种中国传统经典(如《淮南子》),以祈求让西方读者有具体脉络,可按图索骥。加上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(https://ctext.org),大量经典原文及翻译俱可在网上取得,相信已可避免往昔汉学家的误会。另外由关子尹教授带领的汉语多功能字库(https://bit.ly/2PfpVpX),也是供外国学人了解中国哲学的重要工具。

 

从科技鉴古知今

 

科技一直改善人类生活,而在20世纪下半叶开始的互联网革命,更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。而社交媒体的出现,更似乎不断推动民主进程。 2008年奥巴马历史性当选美国总统,之后发生的一连串政经改变,及后更出现茉莉花革命和阿拉伯之春,似乎每个升斗市民都可以为社会带来改变。

 

最近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(MIT Technology Review)以政治与科技为题,探讨科技对民主带来的影响。研究结果发现,在网络年代,人们仍接触5种以上的媒体,只是在社交平台上我们并非一个公共人,而只是己方阵营的球迷,在朋辈叫阵之中加深成见。反而最高质素的网上政治讨论,发生在真正球迷聚集的体育论坛,因为对球队的爱而团结,造就了理性与论证充足的讨论土壤。

 

紧接此系列的是「开放互联网的生与死」系列,梳理互联网的历史与发展,让我们对当下社交媒体主导的封闭网络文化有所反省。以下罗列本专栏稍后的系列题目,让读者了解开放文化站的旨趣:(见表)

 

(没有我们的未来.许煜书介系列五之五)

 

作者简介:陈可乐(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毕业,现为Eaton HK驻场行动者,OneLawyer网站创办人)、李思华(英国伦敦大学金匠学院英文及比较文学系博士)

 

 

(原文刊于2018年11月13日明报世纪版)

 

關於我們

國際研究網絡,提供技術哲學、科技哲學、數碼研究等的學術資訊。

關鍵字: 技術哲學、科技哲學、數碼研究

訂閱我們的最新消息


上一則

研讨会(11月12日/杜拜): Belief in A.I.

下一則

公告﹕东浩纪以及杨庆峰教授加入研究网络的学术委员会

Latest from 重點文章

Slide Slide Slide Slide Slide Slide Slide
Go toTop